close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
台東聖母醫院守護後山醫療五十年,是全國「醫療奉獻獎」密度最高的醫院,
卻因為醫療法規定,需在十一月前籌足三千一百四十二萬元,成立財團法人醫院,
否則可能面臨關門危機,醫院因此發起一人一萬元,募集三千個愛心,盼續留這座「為窮人服務」的醫院。

台東聖母醫院主任秘書陳世賢表示,該院獲選二○○八年全國唯一「團體醫療奉獻獎」,
馬英九總統接見時,曾問醫院需要什麼?
雖然醫院長期處於財務困境,但當時的院長鄭雲修女還是請總統先幫助台東馬偕醫院,
因為台東最需要的是加強緊急醫療。

骨科醫師病逝 醫院病人少近半

未料去年底,病逝前四天仍堅持為病人看診的骨科醫師施少偉離開人世後,
醫院病人少了近一半,緊接著又收到主管機關來文要求聖母醫院依法成立醫療財團法人,
雖獲寬限至十一月二十三日,算一算土地增值稅一千六百七十二萬元,
與四十九張病床需備的資本額一千四百七十萬元,總計三千一百四十二萬元,
未能即時湊足成立,醫院執業登記可能遭廢止,醫院勢必關門。
但聖母醫院長期虧損,聖母健康會館健康餐每月也虧損二十五萬元。

陳世賢說,台東聖母醫院四十八年前由聖母醫療傳教會成立,從早期的產科到成立醫院,
近年來轉型為安寧療護醫院,也曾發不出員工薪水,面臨關門危機,最終撐了下來,
還出過六位個人醫療奉獻獎、拿下全國團體醫療奉獻獎,連續四年居家照護評鑑優良、
老人送餐評鑑優良、糖尿病友團體全國第一標竿獎的接連肯定。

即使醫院繼續經營困難重重,獲選百大好醫師的喻永生為此離開台北,到台東聖母醫院扛下院長的重擔,
被尊稱為台灣「糖尿病衛教始祖」的林瑞祥教授、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良娟、
經國管理學院老師林麗美都陸續跳進來幫忙,協助推動健康會館、部落營造、
糖尿病衛教中心等看不到大錢的理想。喻永生說,因為這才是「醫療的本質與精神」。

發起1人1萬 募3千個愛心
但是只有理想無法長期支持醫院維續,陳世賢說,醫院會持續推動該做的事,
但更需要三千個人的愛心,助醫院度過難關,也計畫寫信給總統馬英九,邀他成為三千個愛心人之一。

============================================================================
看了上面那篇新聞 再看到最近的波蘭醫學生事件和醫界大老們在弄醫學教育改制的事情
我真的覺得好弔詭!
為什麼一樣受七年醫學教育出來的醫生們 會有那麼大的不同?
聖母醫院的那一群人 用有限的資源 計較著那一兩萬圓 為了東部病患的權益在爭取
口口聲聲提倡醫學人文的大佬們 卻利用教育改革的事情來模糊焦點
用高位重權來犧牲眾人的醫療品質 以換取少數人的利益..

大一進來時 我還記得我是個好崇拜所謂的醫界大老們的小小學生
我總覺得 那些總是從可以嘴巴裡吐出一箱箱的醫學人文書袋的大老們 好偉大
但我也好疑惑 為什麼學長們對那些教授院長們總是不屑一顧
而且在我們和教授們侃侃而談時 用意謂深長的眼神看著我們?
直到有一天 當我也用意謂深長的眼神看著學弟妹們討論著醫學人文時
我才了解到 那笑容背後的意義..

人文沒有在分什麼醫學人文還是什麼人文 道德也沒有在分醫德還是什麼道德
人文絕對不是拉拉小提琴 畫畫水彩畫就可以一言以敝之的
一些人 整天坐在辦公室裡 漠視基層們學生的聲音 這就是所謂的人文..
"一個好醫生 就是要傾聽病人的聲音" 這句話 現在聽起來格外刺耳..

"十年的醫學教育 有助於改善功利主義的學生就讀醫學系"
但是卻對不講功利主義 用錢買進文憑和住院醫師資格的學生 給予一條便道
這就是我們的醫界大老們..
可怕的是 這樣的這些人 可能也曾經是個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
到底是什麼東西 將他們腐蝕成現在這副德行?

想到這些 再回想起聖母醫院那些工作人員們 我真的覺得好心疼
傻人有傻福 那他們的傻福呢?

有點遺憾 我啟動的太慢 但是 只要肯動 應該都不嫌晚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dingpenguin 的頭像
odingpenguin

阿丁翻滾部落格

odingpengu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