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推開了一些本來應該做的事
去聽了臺灣第一個無國界醫師-宋睿祥醫師的演講-人道醫學(http://blog.yam.com/msf_raymond)
一開始看名字時 覺得他應該是一個老老、慈祥的醫師
結果到了現場才看到 哇!是一個30多歲、衣著光鮮的年輕醫師
長的帥帥的 說話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
他的故事很傳奇..
聽他說完之後 我才發現 好像在國中的時候 就已經看過他的書 有一種十分熟悉的感覺
還記得當初看完那本書之後 我就在心中劃出了一張和宋醫師十分相像的人生藍圖
結束醫師見實習生涯之後 就馬上去當無國界醫師 當我跨上非洲大陸時 我就要拯救整個世界
我不是丁俊瑋 而是丁醫師、丁超人
憑著一股傻勁 完全沒有想過什麼 就只是去想著實現夢想 改變這個世界
宋醫師說過:有時候我們真的要去do something stupid 才能夠改變些什麼
但這句話 好久沒有出現在我的心中了..
成長過程中所謂的理性思考、考慮周詳 真的是聰明嗎?
宋醫在非洲時 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你給病人的 是你願意給的 還是人家想要的?"
我常常會覺得 一味的幫助 就是對需要幫助的人是好的 自己就是大好人
從前 我總是會把錢包中的零錢給路邊的乞丐 然後認為自己好有愛心
直到發生了一件事 我才開始思考我這樣的行為..
有一次 我在路邊攤吃飯 有一對沿街兜售彩色筆、抹布之類的母子 走過來希望我能幫助他們
女兒約莫10歲 看起來有點像是蒙古症患者 而母親則是3.40歲左右
二話不說 我當場用200元買下了一組12色的彩色筆..
然而 當他們離去時 我卻看見母親從女兒手中搶過200塊 並大聲叱喝 打罵女兒走快一點..
這種愛心 沿伸到資源的運用上造成的腦力激盪
在宋醫師的演講中有提到 在最近看的日劇醫龍2中也有提到
"一樣的錢 你會選擇買胰島素治療10位糖尿病患者 還是10000個瘧疾患者?"
"你這樣一個人才 真的只願意待在小醫院一個一個救病人
而不願意著手改變醫療體制 一次救成千上萬的人?"
宋醫師說: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和人相處的醫師 所以我加入無國界醫師 而不是WHO
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但是 做就是了..沒有做 完全不會知道自己是在哪裡
ps."什麼是最困難的部份?""應該是向病人say no吧!"
其實 還有好多好多的東西 藉由宋醫師的一番話 重新的從心中跑出來
但是 讓我最覺得歡欣鼓舞的 是有一個年紀沒有比我大多少的人 也是個笨蛋 成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或許 我沒有那麼多的勇氣和能力 但是 我願意跨出這 已凝滯許久 未跨出的第一步
人道醫學 人到醫學 究竟隔著什麼呢?
- Mar 02 Sun 2008 01:38
人道醫學..人到醫學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