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愛情、親情、國情,太多故事,每個故事都很痛,但是痛不進心裡。
一旦元素太多、想要表達的東西太過龐雜,感動自然而然就會變的很少。
陳可辛這一次不當導演,監製出的這部新片<<十月圍城>>
卡司強大、主題新穎、耗時十年,拍攝過程背後的故事也令人動容,
可惜想要在兩個小時裡表達的東西太多,許多情緒都沒有到位。
我覺得我很幸運,每當面臨低潮的時候,生命總是會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提醒我好好過生活,
幫助我消化那些一閃即逝、但卻對生活留下強大衝擊的情緒。
那天在醫院大聽遇見了好久不見的阿里山。
『丁胖,聽說你大四之後都龜起來了,怎麼,龜起來念書喔?』
展榮反常的沒有在最後加上『不用念了啦,反正都會被delay啊』讓我有點不習慣。
每一次聽到有人問我這句話,我總會板起面孔說
『給我一點空間,讓我一個人靜一靜』然後兩個人一起爆笑出來。
有人猜說,是過去的一段感情和一段友情,讓我沉默;
也有人猜說,是因為受傷讓我性格丕變,離群索居。
我不想否認,因為不全然沒關係,
但是背後的主因其實很簡單也很沒有說服力:
現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生活。
每天早晨離開房間,我總會環視我的房間一眼:
吧臺上成堆的課本、沾上熱血紅土的球具袋、沉默但睿智的相機、
練到一半的鼓譜、昨天剛換下的排汗衫、還有牆上的明信片。
我很慶幸自己的生活種有著如此多的元素。
但也是從最近開始,我才意識到原來我的生活早已這麼豐富。
過去的我,總是往外尋覓、不斷的為生活添加新的刺激,
卻從未給自己時間好好去咀嚼這些早已存在身邊的精彩,得到的只是滿屋的空虛。
將生活的元素減少了,感動的程度就會變多。
『我們去記錄生命中的每一個點,然後點連成線,線組成面,之後面面俱到,就能構成我們生活的面貌。』
這是一個嘴砲長者告訴我的。
二零零九年十月份,是我丟掉拐杖、重新走路的月份,也是我丟掉過去,重獲感覺的日子。
我稱之『十月為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