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個搽著聞起來很舒服香水的少婦。
我一直盯著她白晰的後頸,導致櫃台操著一口咖啡術語的clerk叫了我兩次,我才回過神來。
『兩杯雙果果汁星冰樂,微糖,謝謝。』我跟帶點娘味的櫃台男孩點了我的飲料。
從進來到點餐,約莫排了二十分鐘。
一直都很不喜歡Starbucks。
第一,它翻譯的名字實在有夠差,一半義譯,一半音譯,很不合邏輯。
如果翻成『星公鹿』或是『星鈔票』這類的名字,
或是『史搭爾巴克思』我倒還覺得親切而且有趣一些。
第二,雖然它貴得不像話,但是並沒有好喝到哪裡去。
我總是認為廣大星巴克愛好者每天一杯的朝貢,造就了店裡多變的裝潢及哩哩扣扣的包裝。
第三,他店內的風格和客人的素質實在是天差地遠。
『幹您娘哩!』突然,一句三字經傳到我的耳裡。
帶點上揚的尾音,好久沒有聽到有人這麼罵三字經了,好南部、好親切。
當我轉過頭想去看這一句國粹是出自何人時,我看見了兩個身穿套裝、手裡分別拿著一杯咖啡的OL。
然後我又看見了牆上的『請輕聲細語,以免影響他人用餐品質,星巴克關心您』的標語。
哇靠!我好想要把他們的奶砲…不是,是奶泡,打在她們的臉上。
所以雖然我是統一獅的球迷,但是我實在不懂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會那麼喜歡星巴客。
難道天天一杯星巴克,就可以擁有大老二嗎?
我還聽說有個同學,愛上了一個星巴克男孩,天天都會去光顧。
套句某名主持人常說的一句話:
『這不是咖啡的問題,這是很多咖啡的問題。』
排在隊伍裡,腦海中一直浮現一個字 history-taking
這個字是這學期以來,老師一直跟我們說的一個字,頻率大概跟『請同學不要睡覺』一樣多。
我覺得這個字很有意思,叫作『跟病人問病史』
老師常會丟出一句『臺灣疾病那麼多,病史怎麼問?』(邰智源模仿黎智英的口氣)
這時候身為有醫學人文精神的同學們不能回答『亂問』
而是要回答『要先問open question.』那麼你就可以在博得老師贊許的眼神一枚。
Open question就是開放性的問題,愈開放愈好。
當然不是『小姐你信教嗎?』那種開放,性問題,而是能夠盡量讓病人表達自己病史的開放性,問題。
比如說『阿嬤你好,今天來這裡,我有什麼可以幫你的?』
雖然乍看之下很不專業,但是我覺得這就是history-taking最難最有趣、而且最重要的地方了。
因為往往在一個症狀的背後,有千千萬萬種的可能,如果沒有跟病人聊過天,你根本無法掌握全局。
俗話說『總鋪驚煮叨、土水驚抓漏,醫生驚治嗽。』就是在說明愈基礎的東西,往往愈難但也愈重要。
原來以前那些想要跟我聊天的醫生,我都錯怪他們了,我還以為他們是看我口愛才想要跟我拉近距離。
隨著年紀的增長,接觸的人也愈來愈多,面貌也愈來愈多元。
面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考量,以不一樣的層面去相處。
然後因為生活步調的加快,我們得分配愈來愈少的時間去給愈來愈多的人,
因而忽略掉了去『帶走每一個人一點的歷史』這一個步驟。
『要談心嗎?』我常會跟身邊的人說這句話。
但是會認真回應我的人真的好少,會用手彈自己的左邊胸部的人卻愈來愈多。
我總是會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邊態度過於輕浮,也會在心裡偷譙那些人的幽默感。
逐漸的,『以偏概全』的概念充斥著這個社會。
也因為如此的相處模式,我們不得不去簡化自己的型態,
將自己漫漫歷史中的元素濃縮甚至是隱藏,好去適應如此快速的對話、快速的社會。
會不會有一天早上醒來,我發現自己被自己簡化成了一個單細胞的生物?
什麼胞器、什麼功能都有,但是都不太完全。
跟我對話的每一個人,多帶點歷史走吧,也多給我一些你的歷史。
- Jan 29 Fri 2010 22:59
帶點歷史走吧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