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陰曆十七,剛過中秋不久,舉頭望月,鵝蛋黃般的滿月高掛在天上。
雲淡風清,又是一個清爽的夜晚。
我想為今天的病態生理學,下一個註解。
在下註解之前,我想起神外李榮順醫師說的一句話:
要會生活,全力以赴。
然後我又想起身為選手的同學們說的:我們還太弱。
也許你會問,『這有什麼衝突?』兩者不是我們都要我們全力以赴嗎?
我想,沒有孰對孰錯。
但是我們不能、也沒有立場去對任何人、事、物做批判,在你還沒有完全了解之前。
『我想以下這些話,有些同學聽了會很刺耳…』
我放下了手邊讀到一半的>
因為這段話,引起了我的興趣。
『這一次去馬來西亞參加生理競試,最大的感覺就是我們臺灣的醫學生還是太弱了,
可是我們臺灣的醫學生大多數還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沒有看見自己的不足。
我們還太弱。我覺得很擔心…』
我很讚同這種全力以赴的精神。
但是我反對這種『臺灣醫學生沒有看見自己的不足,我很擔心…』這樣的論調。
如果單單一個生理學,就能決定臺灣學生不夠努力,那麼會不會太過武斷?
在生理學之外,不是有著更多的學科在等著我們去熟悉嗎?
在更多的學科之外,不是有更多的知識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在更多的知識之萬,不是有著多彩多姿的生活,等著我們用心去感受嗎?
我還記得許多老師告訴我們的『要學習生活,這樣才能學習醫學。』
我永遠會記得當我聽見這句話時,心裡的感動。
因為醫學,學科固然重要,但是比學科重要的東西,還有太多太多。
臺灣的醫學生,不是都沒有看見自己的不足。
而是我們選擇自己覺得需要堅持的、有價值的部份,默默地、安份地在努力著。
我們努力生活、我們努力尋找快樂,
我們在找尋最適合的方式,來成為將來各具特色的醫師。
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
但是我們不會因為沒有辦法達到競賽等級的程度,就覺得不如人或是自卑。
取而代之、更可貴的,是我們在怠墮的同時,
會想起之後面對病人的痛苦而束手無策時,再度奮發努力。
沒有孰對孰錯,只求問心無愧。
- Oct 06 Tue 2009 01:17
【孰對?孰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